为助力学子科学规划考研路径,传承优秀备考经验,2025年4 月 20 日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教6-401教室举办"一‘研’为定,温暖同行"考研经验交流会。此次活动由物理与光电系组织,22级光电专业班长李高阳同学主持,活动得到了21级光电班主任刘建霞老师、21级物理班主任王会峰老师、22级光电专业班主任刘哲老师以及安冉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,邀请到了六位考研成功上岸的21级学长,通过经验分享、教师指导、互动答疑等环节,为22级、23级、24级光电专业共100 余名备考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。

朋辈分享:多维经验助力备考实践
交流会上,六位考研代表结合自身经历,从备考规划、院校选择、应试技巧、心态调整等维度展开分享。彭康乐学长系统梳理全年备考节奏,建议英语学习贯穿始终,5月前完成高数一轮复习,暑期强化专业课与高数,9月启动政治学习。

饶乐樊学长聚焦择校策略,建议在5-6 月明确专业课考试范围,制定“冲稳保”三级目标院校,10月结合自身复习进度确定最终志愿。针对“基础薄弱如何学数学”的提问,他强调“刷题是理解原理的关键,通过大量练习可逐步提升解题能力”。

杨胜豪学长分享应试技巧时提出“合理取舍” 原则:建议在完型填空等性价比低的题型上优化时间分配,集中攻克阅读与写作;基础薄弱者无需过度纠结数学压轴题。他特别提醒,即使首志愿未达预期,也要积极备战复试,“复试既是知识储备的延伸,更是实现逆袭的重要机会”。

李存诚学长围绕调剂策略展开分析,建议择校时优先关注院校“是否保护第一志愿”,调剂阶段需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,精准筛选复试时间不冲突的院校,避免机会流失。

田业红学长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心态调整方法,建议通过规律作息、跑步等运动方式缓解压力,强调“劳逸结合才能保持持久专注力”,并提醒低年级学生重视专业课积累,为考研及复试筑牢基础。

杨坤学长详细解析复试流程,指出复试包含笔试与面试两部分,考生需提前研究目标院校的复试规则与录取比例。他特别提醒,自我介绍需避免“自我设限”,面试答题环节建议广泛积累素材,以从容心态应对随机抽题。

教师寄语:理性规划诠释考研意义
刘建霞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备考热情,引导大家理性看待考研:“升学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,但更应将备考视为突破自我的历练。无论结果如何,全力以赴的过程终将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。”

刘哲老师鼓励学生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备考方案,建议通过组建研友小组互相督促、共同进步,“以更高目标激励自己,在坚持中实现蜕变”。

安冉老师强调英语能力的系统性提升,建议学生结合自身实力合理定位目标院校,寄语光电专业学子“传承学院的互助精神,在备考中携手前行”。
本次交流会通过师生对话、朋辈互助的形式,既提供了涵盖备考全周期的实用策略,也传递了学院对考研学子的关怀与支持。参会学生表示,系统化的经验分享与老师们的贴心指导,让他们对考研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,也增强了备考信心。
据悉,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通过专题讲座、一对一指导等形式,为考研学生提供全程化支持。愿每位备考学子以坚定的步伐迈向目标,在逐梦之路上收获成长与蜕变。加油,考研人!
(文字来源:陶海霞、文力莹,图片来源:齐文然、梁丹丹)